今年43歲的郭凱是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維修專業的任課教師,共產黨員,他是汽車維修領域的“郭超人”,更是受學生愛戴的優秀教師。
十余年間,從汽車修理工到高級工程師,再到人民教師,郭凱把卓越的技術和奉獻精神融化進了三尺講臺,在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同時,更注重立德樹人涵育匠心。他培養的學生在2010年至2015年間,五奪“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汽車維修類一等獎,2016年又獲得“全國新能源汽車維修大賽”一等獎和“特斯拉汽車維修技術大比武(亞太地區)”一等獎。他本人也五次榮獲“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并在2020年榮獲北京市勞模,2019年榮獲北京市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先進工作者、“中國技能大賽”全國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技能大賽國家一類賽技術專家,2018 年榮獲“北京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首席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在教學的同時,他還承擔多項科研項目,帶領學生開發的“汽車剎車燈故障自動報警系統”獲全國高職高專發明二等獎。2017年他負責的北工院中德“胡格汽車維修教學改革”獲“北京市職業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同樣在2017年,郭凱成為北京市“汽車維修大工匠”候選人,這是教育系統里唯一的候選人。

立德樹人,育人貴乎育心
郭凱于2008年受聘于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從教13年來,他長期在一線教學崗位工作,用心培育了1000多名優秀畢業生。在郭凱看來,教育的本質是“立德樹人”,澆花要澆根,育匠,更要育心。
他的學生說“郭老師不愛笑,看起來十分高冷、嚴肅,但內心特別溫暖!”面對學生,從來不輕易“發火”,他希望通過自己的投入和言行感染、啟發學生,能夠做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郭凱帶的中德汽車“胡格班”的學生曾經經歷過一場特殊的期末考試,在北京市組織的學生測評統考中,要求七所學校的參考學生同臺競技,打分排名,每所學校中的學生只要有一位學生技能、素養不到位,整體成績就會被大幅拉低。為了提高每位學生的綜合素養,郭凱帶領班上24名學生開始了早八點到晚十點的“魔鬼訓練”,在高強度的集訓下,個別學生萌發了“放棄”的想法。在一次訓練中,一位身材魁梧的男生直接拋出一句“不練了”,便離開工位,到窗邊給女朋友打起了電話,學生們見狀竊竊私語,一陣騷動,不少學生也試圖離開。見此情景,郭凱深知事態的嚴重性,如果不能糾正班風,今后的訓練都將無法開展,考核一旦不合格,學生們的畢業也成了問題。
郭凱首先輕聲要求班級剩余學生:“大家都放下手里的工具,原地等待他打完這個電話。”隨后,他又語重心長地說:“同學們,這次北京市組織的學生測評統考的考核要求就是:每個人都不能掉隊。我們是一個整體,一人掉隊,全隊落后,我知道大家都很疲憊了,但是為了整個集體,我們都克服一下,等他調整完心緒,我們一起努力。”20多分鐘后,離席男生掛斷了電話,一回頭,看其他23名同學都在原地等他,老師也并沒有責怪他,他愣住了,隨即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忙整理好工具,加入了訓練隊伍。
還是這個班的學生。當時,有名晚上回家的走讀生,每天訓練完已經是晚上十點以后,家長非常支持他的訓練,但對他半夜回家路上的安全問題有些擔憂。如果不能完整的參加集訓,對這名學生本人無疑是一個損失,對全班的成績排名也會有很大影響。但是,學生的安全同樣重要,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最后,郭凱決定親自送他回家。這樣一來,一天緊張的集訓結束后,郭凱先要把這名學生送到西四環的家,再回到位于南五環他自已的家,到家后基本是晚上12點左右。這一送,就是一個集訓期。有了郭凱老師做“保護神”,家長放心了,學生在訓練中也踏實了。
郭凱老師的親身示范,學生們的不懈努力,使得“胡格班”成為學校一個閃亮的集體,學生們的技能、職業素養短期內得到了質的提升。在北京市最后的測評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畢業答辯時,那名“打電話的學生”特意感謝郭凱老師的教導:“郭老師不僅教會了我知識,更教會了我做人,也正是由于我扎實的技術和正直的處事風格,現在得到了捷豹路虎4S店領導的看重。”而郭凱老師護送的那名學生則憑借扎實基本功應聘到了北京百得利奔馳4S店,家長對他現在的工作也非常滿意。
13年的教育生涯,13年的改革探索,郭凱沒有一天懈怠,在教學中把立德樹人、育匠育心擺在首要位置,獲得了北京市乃至全國的近30項榮譽。
有人問郭凱:“自己干,成為行業精英,和教學生、帶學生有什么不同?”郭凱的回答是,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自已干,服務對象是車主,最重要的是責任心要強,你拆過的配件必須百分百按標準恢復。帶學生,服務對象是學生,學生如同一張白紙,畢業時除了讓他們獲得一定高度的專業技能,老師還得有方法有耐心去培育學生的心靈,讓他們具有職業道德并追求工匠精神。這個難度要高于自已干。

共產黨員,就是要扛起旗幟往前沖
“我最敬佩的就是,以郭凱老師的技術水準,很多公司都會高薪聘請,但他選擇堅守教學崗位,不講待遇、不提要求、潛心育人。在平時,他凡事沖在前面、帶頭攻堅克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名優秀黨員的初心不渝。”他所在的機電工程學院黨總支書記王懷群如此評價郭凱。
實訓設備短缺,實訓人員匱乏是郭凱2008年來到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遇到的第一個難題。為了完成實訓基地的建設,讓學生們盡快地投入到實訓學習當中,郭凱放棄了暑假休息,帶頭冒著高溫酷暑,對舉升機、大梁校正儀、四輪定位儀、烤漆房、汽車實訓臺架等設備一臺一臺進行安裝調試。8月底一個全新的汽車實訓車間提前完工。回憶起那個暑假,郭凱有些靦腆地說:“我辛苦點不算什么,一定要保證學生們返校的時候有地方實訓啊!”正是有了這樣的擔當和干勁兒,2015年,郭凱再次承擔新的實訓車間的建設任務,他和同事一起將學校汽車實訓基地建成了國家級實訓基地。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現在實訓基地可以同時開展四個班的新能源與傳統汽車實訓教學,汽車專業所有學生均實現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
為了使積累多年的理論知識和實操經驗發揮出更大的潛能,自2011年起,郭凱開始帶頭承擔科研項目,開發出了“汽車遙控千斤頂”、“汽車點火系統實驗臺”、“汽車剎車燈自動報警系統”、“汽車手動電動一體玻璃升降器” 、“汽車中控鎖系統實驗臺”、“汽車傳感器檢測箱”和“汽車線路自燃報警裝置”等多項發明,為汽車裝置的改進、更新做出了貢獻。隨著汽車新能源技術的興起,郭凱又投入到了汽車前沿技術的研究,帶領團隊成為北京市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創新團隊。
2010年,天津舉辦第一屆“全國職業院校汽車維修技能大賽”,這可謂“職業院校技能比試的奧運會”,郭凱帶領三名學生一路過關沖出北京市賽進入了國賽。備賽的過程是漫長而艱苦的,參賽團隊從12月份一直集訓到第二年6月份,訓練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11點,訓練強度非常高。郭凱和參賽學生并肩“作戰”,幾個月的訓練過程中,他沒有一天遲到或者早退。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不規律的飲食,使郭凱患上了腎結石。然而,為了不耽誤學生參加大賽的培訓進度,他忍著腎結石不時發作的劇烈疼痛,堅持給學生傳授技能。“有時我們看到郭老師臉色不太好,就問他怎么了,他說自己沒有休息好”,當時參賽的學生、現為特斯拉汽車首席技師劉春說:“后來我們才知道,郭老師長了腎結石,身體很不舒服,可他卻一直沖在前面,從未退縮,郭老師的敬業精神一直鼓舞和激勵著我。”
最終,經過兩天的激烈競爭,郭凱帶領的團隊脫穎而出獲得了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一等獎,為學校取得了突破。之后,他更是帶領學生連續五次獲得全國一等獎,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
郭凱說:“學生們沒有一個掉隊,因為老師始終沒有掉隊;學生們都在拼,因為老師始終在拼。”

工匠精神,是給學生最好的傳承
郭凱大學所學專業為汽車運用技術,深厚的汽車理論知識為他日后從事汽車維修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剛進入汽車維修企業,領導讓他挑選崗位,他果斷地選擇了汽車機電維修工崗位,經過八年的維修歷練,積累了近萬臺次車輛的維修經驗,他的汽車維修技能已達到了相當的高度,2006年獲得某品牌全國售后服務技能大賽第一名。別人判了“死刑”的車,他能修好。
2008年,他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忱,走入了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汽車維修的教學課堂。“能修就不要換”是郭凱多年來的從業準則,步入職業教育領域后,“不要成為‘換件工’”成為郭凱在課堂上經常重復的一句話。一次,班里學生家汽車的喇叭總是發出悶聲的低響,修理廠師傅經過檢修后,給出了“更換”的建議,學生把這一情況反映給郭凱老師,郭凱從喇叭構造、發聲原理以及材料運用等方面給他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這位學生按照郭凱老師講解的維修方法,僅用了半個小時,就消除了故障,省了300多元的更換費用。一件小事,讓學生體會到了學習技能的樂趣,也把“不斷鉆研”的理念傳遞給了學生。
2010年,郭凱組織學生進行“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備賽集訓。第一天,學生們在早八點開始訓練,到了晚上十一點,一聽到下課鈴聲便“一溜煙”地離開了實訓車間,設備、工具散落一地。郭凱見狀,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帶領老師們集體收拾工具、整理工位、關燈、鎖門。第二天、第三天實訓結束后還是如此。到了第四天,下課鈴聲響了,參加實訓的9名學生卻沒有一個離開工位,他們各自分工,整理工位、收拾器材、關燈、鎖門,無一抱怨。
“實訓時間長、強度大,起初,一下課我們就迫不及待地趕回去休息,但是,我在偶然間發現我們走后老師們還要為我們收拾、整理工具,特別是郭老師,家離學校遠,每天到家估計都得半夜一點多,第二天又要一早來輔導我們實訓,這樣一對比,我們頓時覺得有些慚愧。所以我們就商量,以后下課自己收拾工位。”汽修0831 班級學生程旭東說。
“如果學生能夠通過觀察體會到老師的工作態度,并有所感悟,這遠比教師的耳提面命更能觸發他們的內心,育人育心,要靠老師的以身作則,在6個月的訓練中,盡管學生們都很疲憊,但始終沒有一個人掉隊。”郭凱說。
回報給郭凱和他的學生們的,是10余項重量級國家獎項,是幾十位全國大賽的冠軍,是職場上多個知名汽車品牌的首席技師、維修技術總監、骨干技術人員……16小時的日工作時長,13年的堅持,郭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但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一點一滴傳承給了他的學生,而且把專業、敬業的種子培育在學生心田。

無私奉獻,將夢想延伸
在郭凱心中,“教育”是一塊圣土,在這塊圣土上,把技術傳授給更多的人,更好地服務于他熱愛的教育事業和汽車維修事業,是他的夢想。他以精湛的技藝和強烈的責任心,不負重托,將夢想延伸,在校園內外的多個教學和培訓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2011年,北京軍區與北京地方政府簽訂“強軍育才培訓議定書”,郭凱憑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高超的實踐經驗,被選拔為“強軍育才”汽車維修技術的培訓師。從2011年開始,他每年都要對駐石景山區的部隊戰士進行為期三個月的汽車維修技術培訓,戰士們通過一系列的培訓,不僅提高了操作水平,更為日后復員轉業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在培訓期間,郭凱認真負責,培訓結束后也依然不辭辛苦為參訓戰士解答關于汽車維修的疑難。2017屆參訓戰士高明曾接修了一臺本田思域車,由于車身左右車輪剎車力不平衡,始終不能通過驗車,經過多次修理后始終未能排除故障,高明通過微信求助郭凱,郭凱經過問診后建議采取輪胎換位和調整胎壓的方式進行檢修,故障隨即解決。
多年來,郭凱對石景山區部隊戰士的技術培訓得到了北京軍區的一致好評。2019年,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部也委托郭凱進行技術培訓,7月17日,2000人參加的“強軍育才汽車維修技能培訓啟動儀式”拉開帷幕,隨后,郭凱對汽車電控故障的診斷技能進行了系統的指導培訓。
銀建汽車修理有限公司,承擔著北京地區銀建出租車的保養任務,汽車日保養量十分龐大,銀建汽車修理有限公司負責保養的部門人員不得不通過高負荷的工作來完成保養任務,如此一來,事故發生的概率也隨之增加。無奈之際,銀建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廠長王總前來求助。聽到此事,郭凱深知利害所在,隨即來到銀建汽車修理有限公司實地考察,經過多方測量,實地計算和操作優化,最終為該公司量身定做了“90項雙人快速保養流程”,工作人員采用此套流程,每輛車的保養時間不僅可以縮短到28分鐘,并且在安全性上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作的13年,郭凱始終扎根于職業教育的最前沿,牢記黨的宗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以高尚的師德修養、高超的技術技能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展 示了一位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的人民教師形象。他的“育人要育心”的教育理念、扎實的教育實踐以及創新的教學改革等,成為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團隊中“一面鮮明的旗幟”,在全校、全區乃至全北京市產生了重大影響,為服務首都汽車領域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治學嚴謹,精益求精,不求名利,只求心安,愛崗敬業,率先垂范,心系社會,傳承技能。”這是同事們對于郭凱的評價,概括了他平凡而又杰出的教育生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潛心耕耘,無問西東。”他是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乃至眾多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縮影,因為心存熱愛,所以辛勤耕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他是人民教師,更是一名育匠者;他是技術專家,更是一位育心者。他就是優秀共產黨員——郭凱。